close

P1070195

向日葵別名又稱太陽花、日輪草

向日葵的花語是勇敢的去追求自己想要的幸福

 

傳說在西臘神話裡有一位名叫克莉提兒的水澤女神,她深深地愛上了太陽神阿波羅,

可是阿波羅根本就不喜歡克莉提兒,而且還對她不理不睬的,這個事實讓克莉提兒非常傷心,

她每天都茶不思飯不想,只是不停地思念著太陽神阿波羅。

每天只要太陽一出來,克莉提兒就面向著向太陽跟著由東往西轉動,目不轉睛地盯著太陽看,

就這樣持續了9天9夜之後,她的手腳漸漸變成了根鬚伸向地下;

而她那美麗的臉,也變成了永遠朝著太陽轉動的花朵;這朵花就是明艷光彩的向日葵。

P1070232

一層不變的休假作息
對於水瓶女是一大難受的事情
所以突發奇想從地圖上找新鮮標地
由於時間有所侷限
因此只能尋找鄰近區域轟颼(逛逛之意)
拿著好大一本的大台北地圖
隨意亂翻
隨意亂看到一面
忽然之間眼睛為之一亮
拿枝筆與一張紙寫下想要去的地方
然後就上網搜尋是否有合自己的意
初步閱覽感覺還不錯
再詢問一下老大的意見
英雌所見略同就拍板定案
拿記事本抄下地點及地址

P1070243

有了不一樣的行程
心裡就多了分期待

P1070247

第一站俺來到

P1070248

東和禪寺鐘樓
鐘樓,興建於1930年,外貌狀似城門。
興建時位於東和禪寺大殿前,其功能為該寺的迎接殿。
後興建青少年育樂中心時,
原計劃拆除該鐘樓,
在文化人士的爭取下,該鐘樓獲得保存,
並成為市定古蹟。如今成為禪寺的南面入口。

結構上為鋼筋混凝土建物,屋頂形式為單簷歇山式,
並使用日式黑瓦,脊頭處設有鬼瓦。
一樓現有一大兩小三門洞,拱門造型,並設有樓梯可供上樓。
一樓使用粗面的大石塊,
屬於日本桃山時期至江戶時期的建築流行風格。
二樓整修後改漆為白色外牆,
內部懸有銅鐘一口,
外面有緣廊,廊邊有出挑平座欄桿。

禪寺歷史

「曹洞宗大本山別院」於1908年在當時台北城東門町(現仁愛路與林森南路口)外建立,

是今臺灣少數具有日本禪宗風格的佛寺。

1920年,禪寺本堂動工重建,直到1923年完工。

當時多數日本人所建佛寺,均建為日式風格,

禪寺本堂亦不例外。

當時本寺僅供日籍人士參拜,該寺方因為考量吸引本地信徒的需要,

在1914年由台籍禪師於正殿之右,興建難得一見的閩式佛殿─觀音禪堂。1930年,進行改建。

資料來源: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B%B9%E6%B4%9E%E5%AE%97%E5%A4%A7%E6%9C%AC%E5%B1%B1%E8%87%BA%E7%81%A3%E5%88%A5%E9%99%A2%E9%90%98%E6%A8%93

P1070253

在網路世界看到別人說可以登上二樓賞鐘
但是俺登上二樓之後卻不得其門而入
想必是因為某些原因把門封鎖起來
沒能親眼目睹到鐘的風采
就站在鐘下方往上拍吧!
拍過癮之後就往第二站出發

P1070259

濟南路上的日式宿舍

P1070263

目前不開放,當時恰巧有個杯杯在掃地,杯杯說有可能在下個月會開放喔^^

P1070265

琴道館旁的建築

P1070267

第二站俺來到
齊東街日式宿舍
在當地的文史工作室的抗爭下終於留下了這些日式宿舍成為台北市市定古蹟。
根據歷史考據,齊東街這批建於日治時期的木造日式房舍,

距今約有60到70年的歷史。
建築物內、外部空間仍保有日式宿舍之建築特色,

具有當時都市住宅群落的相關特徵。
齊東街53巷當時共有11棟建築物,其中曾經有10棟被指定為歷史建物,
其中53巷11號更在2004年被台北市政府正式指定為市定古蹟。

P1070270

記得當時查詢的開放時間為上午九點
到達目的地卻發現門旁上標示著十點
時間還早
所以俺四周逛逛晃晃感受當地的氛圍
巷弄裡相當寧靜
偶爾有車經過
卻依舊是寧靜
離開放時間依舊仍有一段時間
天氣有些悶曬
所以就來到鄰近的便利商店裡
喝個咖啡休個息
一整片的透明窗望出去
沒有川流不息的車潮
偶有路人甲乙路過
分分秒秒過去了
終於可以前去探訪

P1070271

裡頭有小小展覽
是關於古琴
不可拍照
入內須脫鞋
並且穿著襪子
倘若沒穿
裡面有供應
但是要投十両入賽錢箱內
同時服務人員告訴俺
本日有書畫展
有空可以參觀
心想
俺上午有空
下午就沒空
擇日再說吧

P1070280

後來要彙整資料時
才發現俺搞了個大烏龍
俺一開始其實是要去的地方是

P1070281

幸町日式宿舍(臨沂街27巷1號)

http://www.boch.gov.tw/boch/frontsite/cultureassets/caseBasicInfoAction.do?method=doViewCaseBasicInfo&caseId=AA09706000040&version=1&assetsClassifyId=1.2
本棟建物為日據末期日式住宅,其格局特殊,
東面應接室、露台為洋式,西邊為和式,為和洋折衷式樣建築
入口露台、門廳仿萊特風格,為其他日式宿舍少見

P1070292

卻陰錯陽差抄筆記抄到齊東街日式宿舍
還一度錯怪老大帶俺到不對的地方
後來被抓包
只好露出賊賊的笑試圖掩飾自己的惡行

P1070293

事後發現其實也算是天意
因為這間幸町日式宿舍
將作為獨立書店。
舊日式宿舍整修後轉型的臺北琴道舘及台北書畫院,
為配合琴棋書畫的人文氣息,以及空間較小等考量,
頂禾開發將幸町日式宿舍定位為獨立書店,
跳脫連鎖書店的框架,
未來將典藏由德國書藝基金會
在德國萊比錫書展上選出的「全世界最美麗的書」
。此外,也將規劃展出臺灣、上海代表性雜誌列展,
同時選拔臺灣最美麗書籍。
預計從民國104年中開始試營運。 

資料來源:http://mag.udn.com/mag/newsstand/printpage.jsp?f_ART_ID=490818

P1070300

期待嗎
俺有欸
寫筆記

§幸町為台灣日治時期台北市之行政區,位於樺山町之南,為日人居住地區。該區政府機構林立,也有著名的幸町教會。其範圍約今中正區之濟南路,青島東路,徐州路,臨沂街附近。

關於老房子的新聞︿︿長點見聞

北市老房子,7企業造文創夢

P1070306  

在外形上就體現了許許多多的像征意義,像它的長度像征了一周天365度;

寬度代表了四時八節;幾個部位又對應著人體的額、腰、足,

好像是要把天、地、人都包括到這小小的一張琴上。

請問僅僅是古琴這樣,還是所有的民族樂器都有這麼豐富的內涵?

古琴有三種基本的聲音形態,

分別是右手撥弦、也就是空弦的聲音,被稱為「散音」,

感覺上深沉厚重,代表大地。

而右手撥弦、左手同時輕輕觸碰琴弦發出的聲音,是泛音,

感覺上很清虛空靈,代表天。

而右手撥弦,左手按住琴弦、並且在弦位上滑動所產生的聲音叫按音,

代表人,左人的動作一加進去,就衍生出很多韻味和情緒變化了。

空弦、按音和泛音這三種形式一般的絃樂都有,但是古琴體體現出來的性格很獨特。

有興趣其它相關資訊就自個點進去觀賞↓

古琴的源流

古琴的故事—師文學琴與「12律」的由來

古琴網中華古琴學會

道禾六藝文化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姝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7) 人氣()